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之际,恰逢第41个教师节,9月10日,休宁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技工作者一行,带着对山区教育的深情牵挂与科普育人的热忱,走进率水之源的流口中心小学,开展“探索科普世界,点亮智慧之光”主题活动,为山乡师生送去知识滋养与精神鼓舞。
活动伊始,县老科协为流口小学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一批精心准备的科技类与地方史料书籍。这些书籍既包含前沿科学知识的启蒙读本,也有记录休宁本土发展历程的珍贵史料,旨在为山区孩子打开观察世界的窗口,同时厚植家乡文化认同。
更令人动容的是,县老科协海阳一小退休教师黄绮霞以亲身经历为现场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师德课”。这位曾三次奔赴云南、四川少数民族乡村学校的志愿者,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跨越千里的支教故事:“第一次去云南,语言不通只能靠手势比划;住在简陋的校舍里,挑灯备课到深夜;看到孩子们因家庭困难差点辍学,就挨家挨户走访劝说......”几年来,她最难忘的是孩子们从怯生生低头不语,到抢着举手回答问题。“教育是点燃火种的事业,只要用心浇灌,每颗星星都会发光。”黄老师的话让在场教师频频点头,并写进了笔记本。
针对山区儿童常见的心理困惑,县老科协医务工作者黄雯霞带来一场“心灵护航”讲座。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黄医生用生动故事,引导孩子们识别自卑、逆反、厌学、考试焦虑等情绪。“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可以想想自己最擅长的三件事;和父母闹矛盾后,试着写在笔记里说说心里话;考试前紧张,试试深呼吸三次再动笔......”她鼓励孩子们:”情绪就像天气,有晴有雨很正常,但我们可以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互动环节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分享烦恼:“奶奶总说我不如邻居家孩子”“数学题不会做就想哭”。黄医生一一耐心回应,用“错误是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慢慢来,每天解决一个小问题”等温暖话语,让孩子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三年级学生小宇课后跑过来小声说:“黄阿姨,我以后要像您说的,先做完作业再玩,不再让妈妈生气了。”
这场洋溢着科学精神与教育情怀的活动,在流口中心小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教师们感慨:“老科技工作者们退而不休,既送知识又传精神,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我们要以支教老师为榜样,守好山区教育阵地;更要引导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知识改变命运。”五年级学生小芳说道:“今天明白了心里难受时要勇敢说出来。我要像黄老师那样,长大后当一名老师,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撰稿人|汪士奇
初审人|方震
终审人|廖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