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期间,休宁县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与齐云山中心小学联合组织四至六年级师生走进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质探测科技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专家和老师的带领下,近距离观察地质构造,探寻恐龙足迹化石,解读齐云山丹霞地质地貌,感受地球科学的奥秘。活动首站来到齐云山著名景点“小壶天”。332地质队的专家翁望飞老师以深入浅出的专业术语,向同学们介绍小壶天的地质演变史,从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到如今奇特的丹霞地貌形成,并详细讲解了恐龙脚印化石的形成过程及研究意义。“这些脚印是七千多万前恐龙在此生活的重要证据!”翁老师指着岩壁上清晰的凹坑介绍道。同学们纷纷仰头观察,用手轻轻触摸岩石纹路,惊叹于远古生命的痕迹竟能如此完整保存;有的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还不时提出各种充满童趣的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真仙洞府和一天门,翁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齐云山独特的丹霞地貌的由来。在讲解过程中,翁专家现场问答并指导同学们分析岩层倾斜角度与地质运动的关系。“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了!”五年级的杨同学兴奋地说。
活动结束。齐云山小学校长胡继红表示:“这次活动将课堂搬进大自然,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
此次联合科普活动,通过“实地观察+专家讲解+互动体验”的形式,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地质科学的魅力,也展现了校家社合作在科学教育中的创新实践。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跨学科融合教育,助力培养新时代科技少年。
撰稿|方震
初审|方震
终审|廖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