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协文件

黄山市文明办 黄山市科协关于加强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1-29 08:06信息来源:市科协 作者:市科协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以科技惠民、科学普及、科学素养提升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志愿服务,根据《安徽省科协 安徽省文明办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皖科协普秘201934号),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现就全市加强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黄山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黄山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统筹发挥科协系统的人才资源优势和文明办的组织协调优势,推进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强化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科技志愿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公民文明素养提升。

二、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纵横融合、属地管理、分类指导、逐级负责的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充分整合利用党政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科技志愿服务资源,组建市、县(区)、乡(街道)三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科技场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阵地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切实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助力黄山文明素养提升,打响智惠等科技服务品牌项目,形成若干可推广、可复制的有效经验,推出一批在全国和全省具有影响力示范典型。

三、工作原则

(一)加强思想引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寓思想引领于科技志愿服务,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服务群众。聚焦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开展各类科技志愿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促进公众理解、接受、应用科技成果,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强化全面协同。建立各级文明办与科协密切协同机制,整合各类科技服务和项目资源,逐步形成以动员市县科技专家深入基层、就近吸纳基层科技工作者、组织科普中国信息员网上传播分享的三位一体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模式。  

四、主要任务

(一)组建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按照 “1+9+N+N”目标(其中“1”为黄山市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9”为各区县及管委会科技志愿服务队;“N”为重点打造市科技馆、黄山自然讲堂、市心理卫生学会、市老科协、市无人机协会、市卫生护理学会科技志愿队等市直部门、协会、学会科技志愿队,“N”为乡镇街道、村社区、高校、企业科技志愿服务队),组建--三级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科技志愿者在中国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注册并开展活动。市本级成立黄山市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由市各有关成员单位、市直属协会学会、市级企业(园区)和高校的科技志愿服务队组成,纳入市直1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统一管理;各区县(管委会)组建区县级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整合区县各有关成员单位、县直属协会学会、县级企业(园区)的科技志愿服务资源,纳入区县志愿服务总队;各乡镇(街道)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注重吸纳三长、科技专家、乡土科技人才等参加;鼓励引导科技工作者密集的单位成立科技志愿服务分队。

(二)整合科技志愿服务阵地。各区县要积极整合利用区域内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中国e站、科普活动室(站)、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文化馆、博物馆、有关部门科技资源等科技志愿服务阵地,充分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科普宣传阵地资源,实现科技(科普)志愿服务全覆盖。

(三)扎实开展科技(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各级各类科技志愿服务队要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实际,积极孵化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持续推出普惠性、特惠性项目清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面向农村妇女、青少年等重点人群,举办科普报告、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农技服务、医疗服务、青少年科技教育等各类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科技馆免费开放和流动科普设施巡展,开展农村少儿爱科学科普教育活动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汇聚众智,形成合力,培育科技志愿服务智惠等品牌。各科技志愿服务队活动数量原则上不少于一个月1次。聚焦乡村振兴科技志愿助力,各区县(管委会)科协、文明办要指导所辖乡镇(街道)科协、文明办组织开展农村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培训培育和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不断提升农民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水平;有条件的区县(管委会)科协可通过市科协对接省农技协,建立省农技协科技小院,有效促进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各区县一般每年培训农村重点人群不少于200人次,参加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不少于3000人次。

(四)创新科技志愿服务形式。开展站点服务和点单配送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各科技志愿服务队结合实际和群众日常需求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经常性服务,同时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点单配送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针对性服务。各区县(管委会)科协、文明办要充分用好学习强国科普中国科普安徽科普黄山等网络平台以及中国科技志愿志愿黄山等各级志愿服务信息系统,鼓励科技志愿者开展线上科技志愿服务,提倡科技志愿者兼任科普中国信息员,高度重视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传播分享,同时鼓励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科技志愿者,吸纳更多公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文明办和科协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切实把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制定科技志愿服务任务表、路线图,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市科协将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县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全民科学素质考核细则中,各区县科协也要纳入对所辖乡镇(街道)全民科学素质考核细则。市、各区县科协将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对所属学会、基层组织的评价(或考核)内容中。市文明办将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列入对各区县和单位精神文明创建考核的内容。市科协、市文明办负责人联系指导区县(管委会)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确保每个区县(管委会)原则上不少于一家县级学会或乡镇或企业的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对口联系。

(二)强化工作保障。各级文明办、科协要统筹用好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和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等科普工作经费,对取得优秀成绩的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及科技志愿服务组织给予表彰奖励;出台黄山市科技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试行)(见附件),建立完善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保障机制,切实为科技志愿者投身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评先树优嘉许。市文明办、市科协牵头,每年开展市级优秀科技志愿者(最美科普人)、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的选树活动。全市各媒体要大张旗鼓宣传科技志愿者及组织、项目的典型。科协组织积极主动向上推荐申报,力争推出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市文明办做好四个一百推荐工作。

(四)注重总结宣传。各区县(管委会)科协、市科协所属学会、基层组织要做好科技志愿服务的经验交流和效果评估,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并每季度末向市科协报送阶段性进展(WORD电子版和加盖公章PDF扫描件,1220日前报送工作总结)。市科协、文明办将结合工作调研、下沉基层等方式进行工作指导,适时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效果评估等工作,并按照要求向省科协、省文明办推荐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

六、联系方式

人:市科协科普部  张一凡

联系电话:2356251

市文明办志愿服务中心  盛文超

联系电话:18855917077

附件:《黄山市科技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试行)》

 

附件

黄山市科技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试行)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以科技惠民、科学普及、科学素养提升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志愿服务,根据《安徽省科协 安徽省文明办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皖科协普秘〔201934号)和黄山市《星级志愿者礼遇12条》,特制定黄山市科技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办法(试行)。

第一条  注册备案

申请加入黄山市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伍的,需在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和志愿黄山平台注册。提倡科技志愿者兼任科普中国信息员,吸纳更多公众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

第二条  星级认定

根据国家民政部印发的《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定期开展科技志愿者星级认定工作,科技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满10030060010001500小时,分别认定为一至五星级科技志愿者,颁发星级志愿者证书以及志愿者星级徽章。黄山市星级科技志愿者享受市文明办制定的星级志愿者同等礼遇。

第三条  保险保障

科技志愿者在开展中国科技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发布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可以获得10万元意外身故保险、10万元意外残疾保险、5000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本人所支出的必要交通、食宿、通讯等费用,可以给予适当补贴。

第四条  典型培育

由市文明办、市科协牵头,根据科技志愿者事迹及其社会影响力,每年开展市级优秀科技志愿者(最美科普人)、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的选树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站、各类新媒体等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志愿服务先进组织和个人、星级志愿者、优秀服务项目等典型进行广泛宣传。科协组织积极主动向上推荐申报,争创全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市文明办为科技志愿服务做好四个一百推荐工作。

第五条  评先树优

各单位优先推荐科技志愿者参评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优先推荐科技志愿者参评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采取组织培训、交流、参观学习等多种社会化奖励方式,对优秀科技志愿者进行激励。

本办法自202271日开始实施,最终解释权归市文明办和市科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