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之,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事迹
自从事科技工作以来,谢明之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勤于调查研究,根据当地黄山毛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进行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中依托于黄山谢裕大茶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谢裕大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平台,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茶叶研究所、婺源茶叶技术学院等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如安徽农业大学茶叶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叶云教授、徽州区农业农村局吴卫国教授、方春华教授等,大量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优良品种,给徽州区茶农做好示范,并发挥带动作用,加快了农村科学技术推广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多年来,谢明之带领团队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共计20余项(个),打造了以茶为主题,以游客手工体验、茶叶采摘、农业技术展示推广、特色种植资源圃为一体的特色科技示范茶园1座、培育的黄山毛峰新品种“漕溪1号”获评国家级非主要农作物良种品种。解决了茶叶科研单位的成果与市场之间缺少对接的中间环节、茶叶科技成果的产出大多来源于纵向科研项目且与市场脱节较严重等问题,并吸引更多的茶叶生产者参与其中,使得黄山地区低产老龄茶园改造、更新换代和新垦茶园技术提升方面得到有序推进和发展,带动茶农积极实行绿色生产模式,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在谢明之的带领下,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获评由国家科学技术部颁发的“国家级星创天地”荣誉、2020年获评由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荣誉,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的“绿茶自动化加工与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担任科技特派员期间工作业绩
谢明之同志找准科农结合点,业务水平较高,通过重点扶持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基地项目,实现优势技术与优势资源的有效对接,构建利益共同体,将知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9—2022年间,谢明之及其团队运营的谢裕大茶博园星创天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平台服务成效明显,为茶农、合作社、省市级茶产业龙头企业浮溪人家、龙一湾茶叶公司加工环节的杀青机燃气远红外加热技术、缓苏机冷气制冷技术提供咨询服务28次,实现了科技工作重点的整体下移,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同时,培训黄山市从事技术创新服务人员60期,共两千余人次,通过开设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从事技术创新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谢明之认真履行农技人员的神圣职责,努力推动茶叶“可持续、绿色、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是他的坚定信条。他坚持在农村一线实践推广茶叶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开设新型农民培训班,组织富溪乡408户茶农开展《茶园绿色防控技术》课程培训,提供茶园土壤改良、茶园主要虫害绿色防控、茶园以草抑草技术培训服务。2019—2022年期间开设课程700场以上,辅导人员1000余人,加快实现环境生态化、生产良种化、操作设施化、经营高效化的综合型生态茶园模式。此外,谢明之与富溪乡、杨村乡、洽舍乡签署黄山毛峰采购协议,并着重重点照顾脱贫村,2022年实现黄山毛峰鲜叶采购额409.9万元,带动农户600余户增收。
谢明之将继续以务实的精神奋斗工作,更好地发挥在农业劳动实践中的模范引领作用,为群众谋利益,为黄山茶叶行业发展、茶产业科技进步、茶农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感人故事
谢明之自从事科技工作以来,坚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农业劳动实践中发挥了显著的模范引领作用,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连续从事茶行业10余年,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步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始终坚持质量引领,因地制宜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不断推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黄山毛峰无性系良种基地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方向,推进茶园生态化、良种化、规范化,已经完成自主选育的国家级良种“漕溪1号”无性系茶园4000亩,为黄山毛峰茶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漕溪1号”具有适应性强、发芽期早、生长势旺、品质优良、单产高等特点,市场竞争优势显著。2013年公司导入欧美可持续农业网络管理体系,与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祁门县等地5700户农户、7个合作社签订协议,按体系标准管理茶园。该体系从生态系统保护、水资源保护、农作健康与安全等10条原则,来推动农业活动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户更加注重农药使用规范,茶园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和茶叶安全控制水平,提高黄山茶叶声誉。
谢明之在经营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光彩公益事业,不仅回报家乡,捐资建设,铺桥修路,更是在产业、就业等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区政府的号召,以“多企帮多村”为切入点,精准扶贫,金融扶贫,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围绕茶行业市场,由政府支持,谢裕大公司总经理谢明之牵头,联合本区光明茶叶公司、洪通茶叶公司、复兴合作社、那座山等几十户家庭农场及相关企业和服务机构,成立黄山毛峰茶产业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建立了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方式,明确各成员在联合体工作中的分工及任务,以及利益分配等,最终达到联合体内成员收入高于传统农户收入20%以上,各类基地茶园亩均效益达到4000元,切实保障茶农稳产增收。在富溪乡的漕溪和新田村建有黄山毛峰初制加工基地,解决当地100余人劳动就业,职工人均年收入约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