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农业现代化,必须农业机械化,山区农业机械化难题重重,如何破局?日前,由歙县农业学会牵头的“山区农机装备需求及研发座谈会”如期举办,来自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主体、农机经销企业及研发制造企业技术骨干等齐聚一堂,共同为歙县农机事业发展出谋划策,一场关乎歙县农机未来走向的激烈讨论就此展开。
在农机需求研讨环节,农机服务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踊跃发言,分享了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他们指出,山区地形复杂,现有农机在通过性、适用性上存在不足,亟需小型、灵活且适应山地作业的农机设备,同时对农机智能化、多功能化、动力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还创造性提出如何实现白天劳动,晚上开办农机夜校培训,以及能否开展像共享单车、滴滴快车一样在春耕备耕季节开展共享农机、滴滴农机服务。
会上,农机研发制造企业技术骨干也阐述了研发思路,他们表示,将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与技术趋势,加大在山区农机研发上的投入,致力于研发出更贴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农机。例如,针对山地坡度大的特点,研发具备强爬坡能力的耕作机械;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农机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操控与精准作业,但同时也要求农业种植一开始就要在标准化方面和农技农艺结合板块下功夫。
交流互动环节将座谈会气氛推向高潮,参会人员围绕农机产业与低空经济的融合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在病虫害无人机飞防统防统治、高山有机肥物流吊运、农田地形地貌测绘等方面,可大幅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为精准农业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大家还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方面,对歙县农机产业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机研发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用真金白银助力农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是歙县农业学会认真学习黄山市“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的生动践行,有效凝聚了各方力量,为实现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歙县农业学会将在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探索创新,为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二审|方爱芳
三审|方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