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各级学会

歙县农学会:枇杷园中来把脉 科技助力保增收

发布日期:2025-02-18 08:39信息来源:歙县科协 作者:市科协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歙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歙县各地呈现出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坑口乡瀹潭村果农张立龙却眉头紧皱,原因是他的设施枇杷园中不断出现死花死果现象。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日前,歙县农学会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骨干会员一线把脉指导果园管理。农技人员发现,张立龙盖的大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大棚的高度太够,大棚肩高不足2米,枇杷树的顶枝侧桠无法有效伸展,通风、透光均不佳。加之果园在日常管理上喷水过多,造成花腐病在不间断发生。“我以为搭起棚就可以丰收了,没想到棚内湿度太大也不利于生长。幸好专家及时过来指导我们,还能挽救一部分枇杷树。今后管理一定要靠专家的指导。”坑口乡瀹潭村村民张立龙说。


近年来,歙县设施枇杷园面积不断增大,果农通过搭建大棚御寒,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枇杷不受冻害;同时通过控温控湿使枇杷提前上市,不仅破解了枇杷上市较为集中问题,也让枇杷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尝到了设施枇杷的甜头,许多果农纷纷效仿投资建棚。2024年年底,张立龙投资3万元,搭建4亩枇杷大棚,不料却由于技术不过关,起到了反作用。

县农学会骨干会员、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童秋云介绍:“目前我们走访的枇杷果农中,有许多人想搭建大棚,但是我们发现他们搭棚的高度、技术及管理都还不到位,这也造成搭棚反而引起更多枇杷死花死果现象,下一步,我们会对设施枇杷的果农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栽培技术,助力大家增产增收。”

 

撰稿|江小伟

二审|方爱芳

三审|方爱芳